11月9日,由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组织的海淀区人工智能实验班170余名师生到小汤山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开展现场教学。

在基地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首先听取了基地概况介绍,观看了露地蔬菜无人农场视频,了解了露地无人农场蔬菜规模化生产人机智能协作技术。在温室精准试验区,师生们详细学习了智能化温室设计理念、工厂化水循环养殖系统等。在智能装备实验楼,师生们学习了水稻侧深施肥机、温室喷药机器人、水肥一体化控制设备、水果品质检测分级系统、农业航空风洞实验台等智能农机装备工作原理。最后在农机库和大田试验区参观了水稻插秧机、拖拉机自动导航系统和八跨式自走喷灌机等。

在科普报告环节,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林森博士为青少年带来《设施番茄田间管理与收获作业机器人》主题报告。林森博士从设施农业发展的产业背景谈起,引出迫切需要发展国产化设施蔬菜智能作业装备的原因,强调了发展设施作业机器人的重要性,并按照番茄生产过程介绍了相关机器人产品及其技术原理,包括喷雾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授粉机器人、运输机器人和采摘机器人,并指出了目前设施机器人发展的难点,希望当代的青少年能够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积极投身农业科技事业,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海淀区人工智能实验班的学生们对参观的智能农机装备和聆听的科普报告内容非常感兴趣,不时提出问题与专家们互动交流。教师们表示,此次现场教学活动收获颇丰,让学生们充分感受了智慧农业的魅力,加深了对农业信息技术与智能装备的认识。
作 者: 贺晓琳
通讯员: 杜小鸿
审核员: 杜小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