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体积大、表皮薄、含水量高、营养丰富且易受采前潜伏病虫害影响,属于冷敏型果实。我国甘薯产量损耗分为采收损耗和贮运损耗。贮藏时期损耗率远高于采收时期损耗率,导致损耗率高达15%。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甘薯保鲜相关知识,2025年10月27日下午,皇家娱乐城 北京农业科技大讲堂邀请皇家娱乐城 农产品加工与食品营养研究所郑鄢燕副研究员为大家讲解“甘薯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帮助农户实现科学贮藏,缓解甘薯"旺季烂、淡季断"的产业痛点。

郑鄢燕副研究员在虚拟演播厅直播中
直播过程中,郑鄢燕副研究员为大家讲解甘薯产业发展现状,甘薯采后商品化处理研究进展,甘薯窖藏保鲜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内容。首先,从甘薯的起源和传播、种植规模、产地情况、消费结构、加工企业、主要品种等方面介绍甘薯产业发展现状。然后,细致讲解甘薯采后品质劣变原因,主要包括采后损耗、冷害、冻害、湿害、干害、缺氧、机械伤、黑斑病、软腐病、黑痣病、干腐病等。接下来,围绕采收、清洗和干燥、分级、愈伤、抑芽、保鲜等关键环节分享甘薯采后商品化处理过程,重点分析物理保鲜、化学保鲜、生物保鲜以及其他保鲜技术。最后,讲解甘薯窖藏设施、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保鲜措施,揭示不同品种甘薯窖藏期品质的变化规律。
直播讲座在北京农业信息网专题、微信和抖音等平台进行了同步播出,吸引了京津冀和周边地区政府部门、企业园区、生产基地、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农业科技人员、基层农技员、合作组织成员、农业领军人才和广大农户等3000余人次收听收看。大家表示,通过观看讲座,了解了甘薯采后品质劣变的影响因素,学习到从田间采收到入库贮藏的全链条技术,掌握到甘薯采后商品化处理流程与具体做法,有利于帮助甘薯果农减损增收。同时,本次讲座有助于推进甘薯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作 者: 陈会娜
通讯员: 孟鹤
审核员: 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