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术特性:稻螟赤眼蜂属膜翅目,赤眼蜂科,拉丁学名Trichogramma japonicun Ashmead,体长:0.5-0.8毫米,寄生于螟蛾科、夜蛾科、灯蛾科等一些鳞翅目昆虫的卵中,是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害虫的重要的天敌。
2.技术简介:随着绿色防控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天敌产品是此项技术的主要部分,赤眼蜂是目前国内最为成熟稳定的天敌产品之一,国内应用较多的赤眼蜂主要有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稻螟赤眼蜂等,其中,稻螟赤眼蜂主要用于防治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寄生效果,技术配套完整后,可达到70-85%的防治效果,从而控制害虫的发生,减低农药的使用量,友好环境,是农业部推广在水稻害虫绿色防控的主要技术措施。
3.技术原理:赤眼蜂是寄生性昆虫,成虫羽化后24-48小时内将卵产在二化螟或稻纵卷叶螟的卵内,利用二化螟或稻纵卷叶螟的卵内的营养进行发育,使得它们的卵不能正常发育,最后卵块孵化出来的是稻螟赤眼蜂成虫,再次循环寄生,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作用。
4.产品属性:环保型纸卡、环保纸袋包装、环保释放球。
5.使用量:一般性预防,每亩1.0万头。
6.适用范围:防治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
7.操作方法:田间释放赤眼蜂卡、伞形释放器、赤眼蜂释放球。
8.专利号:稻螟赤眼蜂释放器,专利号ZL201420305473.8。

图1 赤眼蜂在寄生卵上准备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