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特性:通过“林下饲草丰产栽培—草地低密度放养鸡—鸡粪还田利用”的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实现林地资源高效利用、生态协同发展和禽类产品提质增效,为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典型范式。
技术简介:本技术基于“林草禽复合种养、林地生态环境友好、生产绿色蛋肉产品”的目标,优选出了适宜林下栽培的优质菊苣和鸭茅等草种,研发了林下优质饲草丰产栽培技术、林下草地鸡生态健康养殖技术、饲草型日粮精准配制技术、林下草地鸡的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还田利用技术,建立了节粮型环境友好型林―草―禽复合种养提质增效模式。相关技术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件和实用新型专利2件、制定且颁布北京市地方标准1项和团体标准2项、培育国审新草品种1个。
适用范围:适用于京津冀浅山区和平原区年降水量大于400 mm或有灌溉条件且郁闭度小于0.6的林地,面向群体为有意向发展林下复合种养产业的集体林场、种养殖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
经济社会效益:实施本技术模式可显著提升林下草地鸡的蛋肉品质与风味,节约精饲料量15%左右,亩均增收约1万元。林下草地植被盖度达90%以上,鸡粪污可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与还田利用,有效改善林下家禽养殖环境,提高林下家禽养殖福利,促进绿色低碳农业高质量发展。

图1 节粮型环境友好型林―草―禽复合种养提质增效模式

图2 林下菊苣草地低密度生态放养鸡技术示范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