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娱乐城 建于1958年,是一所学科齐全、设备先进、学术水平较高、产业能力强,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的综合性农业研究机构。
全院建有14个专业研究所(中心),6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检测机构,1个国际ISTA检测资质认定的检测机构,8个国家级原种基地、良种场、资源圃及野外科学观测站,18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具有独立招收资格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植物学与动物学”(Plant & Animal Science)和“农业科学”(Agricultual Sciences)两门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
皇家娱乐城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02年10月设站,2013年获独立招收博士后资质。2010年和2015年连续被评为全国和北京市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成为皇家娱乐城 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博士后期满出站留院率达65%,已充分发挥皇家娱乐城 “人才蓄水池”作用。
2019年度博士后招收计划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招收条件
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良好的学术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品行端正;
2.近3年内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或在2019年通过博士学位答辩的博士研究生,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1984年1月1日以后出生);
3.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不得招收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在职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
二、研究项目及招聘计划
附表:皇家娱乐城 2019年度博士后招收计划
三、主要材料
有意进站做博士后研究人员,请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1.身份证复印件、个人简历、自荐材料;
2.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答辩通过决议;
3.两篇以上学术研究代表作;
4.本学科领域博士生导师或相当水平专家的推荐信;
5.拟研究项目及对该项目简述。
四、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11号北京农科大厦A1222室
邮编:100097
联系电话: 010-51503929
E-mail:[email protected]
序号 |
合作导师 |
单位 |
招收研究方向 |
拟研究项目 |
1 |
李成贵 |
院部 |
农村发展 |
农业多功能与农业美学研究 |
2 |
许勇 |
蔬菜中心 |
西瓜基因组学 |
西瓜抗病相关基因克隆和功能验证 |
3 |
许勇 |
蔬菜中心 |
西瓜基因组学 |
西瓜果实发育相关基因克隆和功能验证 |
4 |
于拴仓 |
蔬菜中心 |
白菜分子遗传学 |
白菜抗病功能基因挖掘与分子机制研究 |
5 |
张凤兰 |
蔬菜中心 |
白菜遗传与分子育种 |
白菜抗抽薹开花的分子遗传机制 |
6 |
赵晓燕 |
蔬菜中心 |
果蔬加工 |
鲜切果蔬品质保持机理及技术的研究 |
7 |
丁云花 |
蔬菜中心 |
蔬菜分子与遗传育种 |
控制西兰花育性恢复基因的克隆与功能解析 |
8 |
何洪巨 |
蔬菜中心 |
代谢组学 |
蔬菜活性物质代谢组学研究 |
9 |
刘凡 |
蔬菜中心 |
种质创新及创新种质的分子基础 |
甘蓝种基因编辑技术及应用 |
10 |
李常保 |
蔬菜中心 |
蔬菜学 |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定向创制番茄新种质 |
11 |
刘贵明 |
生物中心 |
作物表观调控研究 |
作物细胞分化和发育的表观调控机制 |
12 |
杨效曾 |
生物中心 |
作物组学育种 |
作物组学育种中关键技术探索 |
13 |
李瑞芬 |
生物中心 |
野大麦基因组 |
野大麦耐盐性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基础 |
14 |
王旭明 |
生物中心 |
环境微生物学 |
农田生态系统抗生素抗性基因富集扩散机制研究 |
15 |
谢华 |
生物中心 |
桃功能基因组及分子设计育种 |
桃果实有机酸积累的机理研究 |
16 |
吴忠义 |
生物中心 |
植物分子生物学 |
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关键基因功能鉴定 |
17 |
武菊英 |
草业中心 |
生态学 |
北京市退化土地生态系统修复成效长期定位监测研究与评价 |
18 |
孟林 |
草业中心 |
草资源遗传育种 |
草资源重要功能基因挖掘及利用 |
19 |
孙素芬 |
信经所 |
农业技术经济 |
绿色发展理念下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环境协同发展技术路径 |
20 |
郑怀国 |
信经所 |
农业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人机交互等 |
农业信息智能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 |
21 |
赵久然 |
玉米中心 |
生物信息学 |
玉米基因组及比较基因组研究 |
22 |
赵久然 |
玉米中心 |
分子遗传学或基因工程 |
玉米抗旱、高产相关基因克隆及转基因材料创制 |
23 |
马云 |
玉米中心 |
分子生物学 |
玉米重要候选基因功能解析 |
24 |
王凤格 |
玉米中心 |
作物分子检测 |
玉米品种DNA指纹数据库构建研究与应用 |
25 |
张开春 |
林果院 |
樱桃矿质营养 |
樱桃矿质营养需求规律 |
26 |
魏钦平 |
林果院 |
苹果栽培、生态生理研究 |
苹果优良砧穗组合的生态适应性评价;环境因子与果实品质形成研究 |
27 |
张运涛 |
林果院 |
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病理 |
草莓苗木脱毒、繁育与检测技术研究 |
28 |
金万梅 |
林果院 |
植物育种与分子生物学 |
月季花色育种及花瓣颜色形成机制研究 |
29 |
鲁绍伟 |
林果院 |
植物生理生态 |
北京森林生态质量状况监测基础数据平台建设 |
30 |
曹均 |
林果院 |
生态林与城市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 |
杨树幼林冠层光截获与光合效率的空间结构效应研究;特色林木资源繁育与示范 |
31 |
赵昌平 |
小麦中心 |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 |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 |
32 |
张立平 |
小麦中心 |
小麦分子育种 |
非编码RNA参与光照调控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机理初步研究 |
33 |
高世庆 |
小麦中心 |
基因编辑与生信分析 |
小麦产量性状关键基因表达调控功能研究、基因编辑突变体表型分子机制解析 |
34 |
杜连凤 |
营资所 |
土壤氮素 |
土壤氮素的运移和转化研究 |
35 |
邹国元 |
营资所 |
循环农业 |
集约化养殖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控 |
36 |
李兴红 |
植保所 |
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机理 |
葡萄溃疡病的发生机理 |
37 |
罗晨 |
植保所 |
蔬菜害虫综合防控新技术 |
蔬菜害虫与寄主植物的互作机制/蔬菜害虫抗性机制及其综合治理新技术 |
38 |
刘宇 |
植保所 |
食用菌加工技术 |
食用菌功能成份挖掘 |
39 |
魏书军 |
植保所 |
害虫适应性机制 |
害虫迁飞的分子机制 |
40 |
赵春江 |
信息中心 |
作物表型组学 |
作物表型高通量系统构建 |
41 |
赵春江 |
信息中心 |
农业机器人与图像识别 |
基于图像处理的信息感知 |
42 |
杨信廷 |
信息中心 |
农产品储运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与溯源技术 |
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畜禽水产品品质管控与溯源系统开发” |
43 |
李瑾 |
信息中心 |
农业农村信息化 |
信息化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研究 |
44 |
李存军 |
信息中心 |
农林生态图像处理技术 |
农林时序图像处理 |
45 |
陈立平 |
装备中心 |
电气化与自动化、计算机技术 |
精准农业测控技术 |
46 |
孟志军 |
装备中心 |
农田作业机器人 |
农田作业机器人自主导航与避障 |
47 |
董大明 |
装备中心 |
传感器敏感材料制备 |
农业环境痕量污染物的高灵敏传感机理 |
48 |
郭文忠 |
装备中心 |
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与智能装备开发 |
叶菜工厂化生产关键智能装备与流水线管控机器人创制 |
49 |
王秀 |
装备中心 |
农业自动化 |
土壤自动化消毒装备开发 |
120 |
冯晓元 |
质标中心 |
果品质量安全 |
果品产后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
51 |
潘立刚 |
质标中心 |
农产品质量安全 |
农产品中致病微生物风险监测技术研究 |
52 |
陆安祥 |
质标中心 |
农田环境监测 |
产地环境污染物的来源特征分析 |
53 |
刘爵 |
畜牧所 |
畜禽病毒学与免疫学 |
禽C型偏肺病毒感染的分子致病机制 |
54 |
刘彦 |
畜牧所 |
动物繁殖 |
猪卵泡发育及排卵调控机制 |
55 |
徐福洲 |
畜牧所 |
动物病原细菌学及免疫学 |
畜禽病原细菌致病机理及耐药性机制研究 |
56 |
刘华贵 |
畜牧所 |
多肽组学/代谢组学 |
鸡肉功能活性物质多肽组学/代谢组学研究 |
57 |
李永清 |
畜牧所 |
动物分子病毒学与免疫学 |
B细胞在马立克氏病病毒激发免疫应答的作用机制 |
皇家娱乐城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19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