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水产科技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融入市民家庭与校园生活中,充分释放其价值,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期间,水产所依托自身专业优势,成功举办了两场水产科普活动,让公众真切感受到现代水产的蓬勃活力与无限潜力。
5月25日,水产所与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联合举办了“‘鲟’找未来科学家——鲟鱼基因解码计划”科普活动。来自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北京汇文中学等东城区8所学校的20余名初高中学生走进水产所,开启了水产科学探索之旅。首先,学生们认真学习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鲟鱼性别鉴定中的应用及实验操作规范。随后,参观了实验室,了解了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近距离观看了鲟鱼孵化过程。最后,在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鲟鱼性别鉴定实验并做了总结汇报。通过走入科研院所,亲身参与科学实验,学生们不仅拓宽了科学视野,培养了严谨的实验态度及团队协作精神,更感受到了水产科研的独特魅力,激发了他们对水产科学的浓厚兴趣。
5月31日,水产所参与了西城区少年宫以“四合少年心中有爱 五育融合筑梦未来”为主题的“六一”主题教育活动,共同开展了“揭秘鱼菜共生”科普活动,吸引了百余名西城区中小学生参与。学生们围绕在桌面鱼菜共生系统旁,认真聆听专家的讲解,了解了鱼菜共生系统的工作原理,知晓了微生物在其中充当“桥梁”的重要作用,明晰了系统中鱼类与植物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关系,对“生态循环”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后,在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小型鱼菜共生系统搭建,体验到了科学探索的乐趣。
水产所通过开展系列水产科普活动,成功搭建了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桥梁,让水产科学知识走进校园、融入家庭,激发了青少年对水产科学的热爱,提升了公众对水产科学的认知水平。未来,水产所将不断创新科普形式,拓展科普内容,助力水产科技创新成果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绽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