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是2008年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的第二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40个产业之一,以青、草、鲢、鳙、鲤、鲫、鲂为主导产业,围绕种业、绿色养殖、高效配合饲料、重大病害防控、渔业设施与装备、鱼产品加工与储运等领域开展联合研发与协同创新,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北京综合试验站设有平谷、顺义、通州、房山、延庆五个示范县,针对北京地区大宗淡水鱼产业存在的主要科技问题,在岗位科学家指导下开展技术综合集成与试验示范:1、引进示范了体系松浦镜鲤等15个新品种和良种;2、试验示范免疫增强剂、新型渔药、疫苗、病原快速检测等病害综合防控技术;3、进行微生态制剂、生物浮床、生物絮团等水质调控技术试验示范,研发示范水质-底质综合调控和碳减排技术;4、进行品质提升技术试验示范;5、进行调研、技术培训、科技服务和应急救灾等。
北京试验站综合集成的《大宗淡水鱼优良新品种引进及健康养殖技术试验示范》获2016年北京市推广二等奖,并利用体系成果助力扶低和乡村振兴。北京试验站将持续积极承接体系成果,科技服务示范户养殖户,进一步促进北京地区大宗淡水鱼品种调整及产业高质量发展。